什么是医疗机器人?有哪些?

2023-07-08

一、什么是医疗机器人?

在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需求之下,以计算机及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为条件,医疗机器人应运而生,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教学模拟、手术及护理等多个医疗环节中。

智能医疗机器人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,结合数字医疗所研发出的一种能够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机器人。

智能医疗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具体运用,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:

1、准确性

智能医疗机器人借助蚁群算法应用、模糊集合应用、粒子群优化算法等超级算法,使得医疗精准化。例如,谷歌机器人医生以对皮肤癌、肺癌、乳腺癌90% 的诊断正确率击败专业医生。

2、高效性

智能医疗机器人运用超级算法进行综合分析,可以极大地提升医疗效率。

3、自主性

智能医疗机器人内部存储了超级算法以及大数据,辅之以数据挖掘、案例分析、语义描述模型,具有自主决策的能力。

4、学习性

智能医疗机器人能够在现有医疗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学习,不断提高自己的诊断能力。

二、医疗机器人有哪些?

1、手术机器人

手术机器人为辅助完成手术的机器人。目前,市面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手术机器人为达芬奇机器人系统。它是一种智能化的手术平台,具有高清晰的三维视频成像技术,直径8mm的机械臂进入人体体腔内进行手术,手术器械动作拥有7个自由度,同时滤除人手生理颤动;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科室的微创手术,主要用于对肿瘤的切除;可由医生控制操作,完成对病人的治疗,而避免医生直接接触病患,可减少由于医生的不准确判断导致的失误,具有灵活度高、成像清晰、方便医生判断等特点。

截至2017年5月,全球已有接近3745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,我国已有65台;截至2015年,全球已完成手术近50万例,其中我国共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完成手术11445例,且手术量正逐年飞速增长。我国正处于发展黄金期,随着手术机器人的推广使用,将造福越来越多的微创手术需求者,满足人们对微创手术的期望。

2、广义医用机器人

主要用于协助病人,以及搬运器械、病人等,如智能轮椅等,可用于完成一些无法简单得徒手完成的工作,帮助病人恢复一定的自理能力。广义的医用机器人可以节省人力、物力,提高工作效率,扩大作业范围,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。

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﹐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,劳动力短缺,而灵活便利的机器人恰能帮助缓解部分问题。随着科技的发展,机器人技术日益成熟,数量也逐年呈增加趋势,也将给人类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。

3、仿真机器人

仿真机器人主要用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急救医学教学。它可以通过模拟病人的异常体征,如模拟心脏、血管、脉搏、血.压等的异常,并根据模拟急救过程中实施的措施,判断正确与错误,以为医学生、青年医生等的临床诊断做准备,也更**人类的真正性状,使医疗教学越来越真实生动。

目前,仿真机器人技术尚未十分成熟,应用量*小,这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。仿真机器人需应用多种高精尖技术,发展潜力巨大,未来可期,市场十分广阔。若实现仿真机器人的普及,将大幅度提升我国医疗教学水平。

4、康复机器人

康复机器人通常以假肢、机器辅助等形式,帮助残疾人及康复中的正常人恢复自理能力,如帮助站立、行走,加速患者的恢复。机器人通过接收医生发布的指令,有序进行对患者的康复训练。

目前,我国由于人口数量多,劳动力不足,难以支撑广大待康复人群的基本生活,康复机器人在帮助的基础上更能帮助康复的。然而,由于我国现阶段科技尚未发展到*高水平,可提供康复服务的机构*少。在未来,将有越来越多的康复机器人被应用到患者的康复治疗中。


分享